宁乡对子花鼓及宁乡花鼓戏简介
明末清初,在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民间广泛流传一种简单活泼的歌舞,由男女演唱插秧采茶等曲,伴以专门的曲调和生动的舞蹈动作,称之为“打花鼓”。后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湖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种——宁乡对子花鼓。
宁乡对子花鼓最初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头为消除疲劳或表达情感而哼唱的山歌,后经艺人的艺术加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表演场所也不再局限于山间田头,走向了户院、晒谷场和舞台,主要为新春节庆或婚寿喜庆而用。由于它的通俗易懂,其表现形式以自娱自乐为主,爱好者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演,所以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传播广泛,能者甚多,50年代宁乡曾出现过“万人花鼓”的盛大场面。
宁乡对子花鼓一般有一旦一丑两个演员,道具以手巾、扇子为主,乐器多用鼓、锣、钹、大筒、唢呐、云锣,乐队由十人左右组成。宁乡对子花鼓大体分两类:一名“闹台子”,主要反映热闹场景,表演风格热情、奔放,曲调高亢热烈;一名“唱小调”,表演风格悠闲轻快、活泼清新,曲调悠扬流畅。对子花鼓的题材大都是以反映劳动生产实践和男女爱情的为主。
宁乡对子花鼓的不断发展最终催生了宁乡的另一门民间艺术——宁乡花鼓戏,对宁乡花鼓戏特色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宁乡花鼓戏中的《宁乡正调》、《学钱调》等就是在对子花鼓的音乐元素上加工而成的。也是宁乡花鼓戏演唱风格的代表曲牌。50年代在中南五省乃至全国产生强烈的反响的花鼓戏大师贺桂先编著主演的花鼓戏《张先生讨学钱》,其诸多的戏剧元素很大程度上都取材于宁乡的对子花鼓。
一、流行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宁乡对子花鼓戏和宁乡花鼓戏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地处湘中,东和东南与望城、湘潭、韶山毗邻;南和西南与娄底、湘乡接壤;西与涟源、安化交界;北与益阳、桃江相连。
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全境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岗地和平源,土沃田肥,主产粮、畜、林、茶等,稻谷为粮产大宗,牲猪是畜牧业主项。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中,夏热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境内资源丰富,物阜人勤,素为“鱼米之乡”。
二、宁乡花鼓戏的历史渊源
1、宁乡对子花鼓这种民间歌舞,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即与龙灯、鱼灯、狮灯等以风俗记载于志。清同治六年(1867年)《宁乡县志、风俗志》记载:“上元灯有狮灯,以木为头……,龙灯以纸扎头……。又或多杂鱼灯……。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或跨竹马灯。各庙寺醵金演剧,观者如堵”。
2、清同治年间,宁乡流沙河的土坝,已有花鼓的正式社班,各土坝班,班主王道开,有专门的行箱,活跃于宁乡、湘乡等地。对子花鼓是花鼓戏的祖宗之一,这已成众论。
3、宁乡对子花鼓的源远流长,还表现在宁乡人对舞蹈的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在宁乡,对子花鼓是巫教的专有名词,民间很早就把巫教作为舞蹈看待,亦称花鼓,只不过在花鼓前面加一个“地”字,以区别于打花鼓。一个“地”字,一个“打”字,把迷信的巫教与传统的娱乐形式区别开来,也把舞蹈的形式严格地给以划分,这与现今把对子花鼓取学名为地花鼓,把巫教的舞蹈定名为狮公舞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唱词的水平是相当高的。
4、对子花鼓非某一时期突然形成,也非由某人所创造,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及其艺人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工,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宁乡对子花鼓普及全县城乡各个角落,会者甚多。
5、清同治年间,宁乡县流沙河民间艺人黄道开自发组建土坝班,正式以剧团形式演出花鼓戏。清末及民国初期是宁乡花鼓戏的鼎盛时期,花鼓戏戏班主要有(上路)楚材班、唐市班、龙塘班、峰山班、(中路)恒泰班等,宁乡东部(下路)虽无固定班底但花鼓戏演出也广为盛行,花鼓戏艺人以刘学延、黄五、王命生、罗绮文、贺桂光、肖克昌颇获盛名,花鼓戏剧目以《讨学钱》、《闹学》、《要金扇》、《看镜》等为群众喜闻乐见,其中以贺桂光、肖克昌创作并演出的《讨学钱》曾于50年代参加全国地方戏调演获优秀剧目奖。在湖南地区流传盛广,经久不衰。
三、宁乡对子花鼓和花鼓戏的基本内容
宁乡对子花鼓由一丑一旦两个演员表演。丑角鼻子上划一道白的,两眼上各涂一道白的。或者在鼻梁上划一只蜻蜒,穿马衣马裤,头戴它帽,手舞纸扇,性格诙谐,是贫苦善良劳动者的化身。旦角化一般粉装,贴片子,身穿彩衣彩裤,系罗裙,戴压领和下围,梳巴巴头,拖一束长发,手里使用手帕和花扇,虽装饰华丽,但从头到脚散发着粗犷、朴实的泥土气息,有别于剧中的名门闺秀或小家碧玉。乐队由鼓、锣、小锣、双钹、大筒、唢呐组成,有的还加上云锣、笛子、小唢呐等。一对花鼓演员,乐队共十人左右。因表现内容的需要,宁乡花鼓戏出现了小生一角,即形成小生、小旦、小丑“三小”为主要表现形成,花鼓戏中的小生主要表演书生、公子等角色。
宁乡对子花鼓没有专门的班底。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由爱好者凑集起来稍加练习,即出去演唱,这叫出花鼓。出花鼓前,演员要先饰好装,而后敲响锣鼓,进村沿户演出,因此又名沿门花鼓,他们沿途敲打“四季青”、“慢长槌”、“快长槌”等乐牌,用唢呐、笛子吹奏“露水梭”、“接姐”、“枫树落叶”等曲牌,曲调悠扬,节奏平缓,群众称之为“麻山开台”,又称“路皮子开台”。
宁乡对子花鼓大体分为两类,一名“闹台子”,一叫“唱小调”。闹台子用唢呐伴奏,高亢热烈,如《望郎》等。唱小调用笛子、大筒伴奏,悠娴轻快,活泼清新,如《阳雀调》。花鼓每到一家,多是闹台子始,闹台子终,中间夹以一至两个小曲的表演,表演时,两个演员一来一往,内外荷花山水,时分时合,踏着音乐的节奏,根据唱调内容,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它的身段,一般就是生活中常见动作的夸张发展,即舞蹈化,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是宁乡对子花鼓的一个重要特征,演员多用对眉、逗趣、嗔怒来显示喜、怒、哀、乐、嗔、痴、乖、傻等各种情绪,旦角动作幅度小,多用碎步、挽手巾、挽扇的动作多,显得柔中带刚,既稳重又含蓄;丑角动作幅度较旦角大,多用猴头、跳步、虚点步,常以耸肩、伸颈等动态来表示情感,并招观众发笑,乐队则根据唱词、曲谱和演员的动作,配上相应的打击乐,整个演出音乐或高亢或优雅,皆和谐动听,动作朴实、健朗,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对子花鼓的演出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在晒谷场演出,也可以在堂屋中上演,有的还能站在用两条条凳摆成的丁字形凳上或一张方桌上表演,极为方便灵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宁乡对子花鼓的表现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再是单调的打花鼓,逐步溶入其他戏剧内容和戏剧角色,其曲调也日渐丰富,在地花鼓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颇具宁乡特色的《宁乡正调》、《宁乡学钱调》等花鼓戏音乐,戏剧角色也由原来的小旦、小丑、小生逐步发展为花旦、正旦、婆旦(老旦)花生、花脸等,日渐形成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剧种——宁乡花鼓戏。宁乡花鼓戏除创作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节目外,还能移植其他剧种的一些优秀节目进行演出,从而出现了花鼓戏班社和花鼓戏剧团。
四、宁乡花鼓戏传承体系
宁乡对子花鼓,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同治(见《宁乡县志》),表演人数为一旦一丑,以手巾、扇子为道具。演员动作幅度小,调度变化不多,旦角以表演为主,丑角配合,多借用虚拟手法。每逢新春喜庆,业余爱好者邀集起来,稍加练习,即行演唱。清代和民国时期,地花鼓被歧视为“不能高堂教化”,称为“讨米花鼓”。1953年,经过整理的宁乡地方鼓《贺新春》,被省选拔参加中南地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1956年,《跳粉墙》获湖南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优秀节目奖。1958年,宁乡有万余人参加地花鼓演出,盛况空前。
姓 名 性别 职业 何种特长
王命生 男 艺术家 擅长旦角
贺桂仙 男 艺术家 擅长丑角
肖克昌 男 艺术家 擅长旦角、老生
刘珠光 男 民间艺人 擅长丑角、老生
龚淑英 女 艺人 擅长旦角
汤雪莲 女 艺人 擅长旦角
周顺英 女 艺人 擅长旦角
黎运钧 男 艺人 擅长旦角
张旭光 男 国家二级演员 擅长丑角
胡亚平 男 国家二级演员 擅长旦角
张 平 女 国家二级演员 擅长旦角
钟彬彬 女 艺术家 擅长小生
五、宁乡花鼓戏的基本特征
1、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由于地花鼓始终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生息与共,由最初的劳动群众在乡间田头的原始音乐,后经艺人在户院、戏场、舞台等表演的实践和创造,使它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劳耕种作、人事物史皆可作材”,既适合于农闲娱乐,又适合于专门表演。
2、艺术生动,综合性强。地花鼓虽只有一丑一旦两个演员表演,但它却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品种。地花鼓使用的唱词多来源于宁乡的民间山歌,因而带有明显的歌唱形式,而演员的身段表演就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演员用面部表情配合身、手、脚的动作表达人物的各种情绪,使之舞蹈化,加上唱词和乐队的音乐伴奏,使地花鼓散发出活泼清新、和谐动听、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魅力。
六、宁乡花鼓戏的传承价值
1、民族学价值
宁乡对子花鼓,是一种独具江南风格的民间舞蹈,它对于展现民族精神,表达男女爱情有着其它艺术类别不可替代的表演形式,它的萌芽、衍变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宁乡人民朴实的湘楚文化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宁乡文化传统。
2、艺术价值
宁乡对子花鼓,是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之余,为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舞蹈艺术,它为丰富节日庆典、陶冶人们情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是宁乡花鼓戏的萌芽,对于宁乡花鼓戏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艺术基础。
3、生产力价值
宁乡对子花鼓的艺术表演,可以在舞台、在室内、在广场,也可在田间地头,常常在特定的劳动场面(如修水库、水渠、筑公路铁路、大型建筑等)就地进行表演,以欢快愉悦的艺术感染力,消除人们疲劳,唤发出勃勃的精神力量,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投入生产实践中去。
七、宁乡花鼓戏主要曲牌
1、宁乡正调
2、西湖调
3、宁乡讨学钱调
4、梁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