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志》(四十四卷•清同治六年刻本)
礼仪民俗‘
冠礼 旧志:男子二十冠而字,所以责成人之道也。白宗司马光
叹人传轻薄,生子饮乳,巳加巾帽,至明代且有巨卿嗤为何事者。三
加之不讲久矣,不独宁然也。然宁之闾闬间,往往于成童后择取品望
优隆者字之。按,此尚合筮日筮宾遗意,今并缺如。乃村俗育子者,
虑其夭折,甫襁褓辄送释家取法名,十三岁始畜发,谓之“寄名”,
是大可嗤已。近惟诗礼之家,父兄自遵族谱派取名,其字与号皆就名
意取之,殆犹有责成人之道与。
婚礼 旧志:宁无夷卤论财之俗,礼之隆杀未尽失仪。媒氏议婚
既定,男家具雌雄鹅二、彩函二,请女家各书庚甲于函,男收绿函,
女收红函,曰“订庚”;两家用币,曰“压庚”;由媒氏递送,曰“
传庚”。尚合古纳采、问名礼。纳吉,曰“报日”。将成婚,男家具
仪请媒,曰“启媒”。女家先期送奁,曰“铺房”。
及婚期,笼鹅前导,取婿奠雁之意。先晚,鼓吹环绕花轿,曰“
闹轿”。是日,旗锣伞扇,媒氏率往取亲,带绸缎一方,或青、或红
,为女覆面,曰“头盖”。女家回以红绸数尺,曰“搭郎红”。戚属
送亲者曰“高亲”。女誊红衣者二人,于轿前递酒新妇,曰“取亲”
似赞者醴妇意。引男女交拜毕,并坐床壖,以酒杯互饮之。又于案上
,花烛左右推移,曰“交灯结蜡”。姑入揭头盖,盏“见面”,赐以
物,曰“见面礼”。庙见,曰“告祖”。拜见舅姑及尊长、亲属,各
赐以仪,卑幼亦拜见新人,曰“分大小”。夕设宴房中,新人并坐,
曰“暖房宴”,有共牢合卺意。阙明,新妇率侍婢执盥盆见舅姑尊长
,献巾帨,曰“拜水”。是日筵宴,妇坐尊于妯娌,妯娌拜送妇酒,
有舅姑飨妇意。妇献茶果,有妇执笄(笲)枣栗段脩意。
按,此皆于礼无愆,惟村俗家迎喜神有磔牲者,诗书家闹新房有
伤推者,皆非礼。至迎亲执事之繁,款高亲筵宴之盛,待仆从赏赐之
厚,两家斗靡称快一时,实倾家坏俗之道也,可弗戒与。
丧礼 丧事,儒教与释道教有同焉者,有异焉者,并有混焉者。
旧志:始死,擗踊哭泣,有小殓无大殓。及入殡成服,麻衣斩衰,要
经菅屦。凡亲属有服者给以白市齐衰,谓之“孝衫”;无服者给以袒
免白布,长四五尺曰“拖头”,二三尺曰“小帛”。凡吊客,从人皆
发小帛,款以酒肴,曰“孝筵”。许字未婚之婿,拖头下裹以红布,
曰“花红孝”。设吊用鼓乐,曰“转鼓”,,亦曰“开堂”。邻友以香
烛拜奠,曰“吊纸”,亦曰“烧香”。族戚具猪羊、酒席、纸马、人
物、扁额、祭轴、鼓吹送至,曰“打祭”。接绅士题主,曰“点主”
。葬用死者应用仪仗。此行儒教者然也。
行释孜者,亦兼效之。惟始死烧纸钱九斤四两,曰“倒头钱”。
即请僧道礼佛,曰“开珞”。环柩诵经数日,曰“伴棺道场”。出殡
后,每七延僧道诵经,曰“覆土”,又曰“应七”,以五七为止,亦
窃取儒家卒虞之意。小祥至禫服皆做道场。初扎纸屋,连楹迭栋,宽
广半中堂,床帐什物、鸡犬及轿马、衣服、箱箦烧之。戚友以钱箦馈
,曰“打道场”,款以酒席,曰“终斋”。倒幡,则宰猪治席,曰“
散消”。种种幻谬,皆浮屠诳诱所至。按,此犹两不相侔也。
至混焉者,则咎在儒家。盖其治丧也,门榜文公丧礼,堂设徽国文公
位,并设土地、庙王,城隍位,甚或设佛道位,朝夕次第祭奠。开路
、招亡,放焰赈孤诸名色,罔不毕具。司礼可四人、八人,展事可三
日、七日,烦费可数百金。吊者大悦、乡俗诧之,曰“儒教道场”,
而老宿于此教者,于是订为成书,使人人可按而行,是诚不知自尊其
教,以移易乎风俗也。赖读书有真识力者,壹是遵文公《家礼》为断
。
葬事惑于风水,于今为甚,无家不求吉地,无人不谈风鉴。术士
因之艳以利,怵以害,其不为所眩者几希,曷亦思从来肇嘉之地,大
都不系攒营,后此滋害之坟未必不关迂动,惩诺此惑固可顿解已。况
久停亲柩,大不安孝子之心,轻改祖茔,尤不协顺孙子之义乎?且也
承平历久,生齿繁,物故众,几遍山皆坟也。古冢累累,今冢迭迭。
自非孝子贤孙各念其祖,各识其墓.鲜不朦混。巳乃不肖者冒人祖坟为
己祖坟,移己父冢侵人父冢,意在谋吉也,不知谋地虽巧.违天实多,
窃恐地未逢其吉,天必降之殃也,可惧哉!祸之不惧,惟福是贪,其
欺忍兆于阴谋,及发觉终于险讼。贤官长阅契按图,不难剖判,而念
及既瘗之骸,久枯之骨,不忍断迁,纵断不遵,此谋地之事百出,讼
墓之案百不了也。前志载阴谋强侵,无所不至,以宫法严惩之,此风
稍平。然则听墓讼者并议重罚,非苛也。谚云:“阴地不如心地。”
贤宫长判人阴地,完人心地时,谓恶以成爱。
祭礼 旧志载,宁邑不尚淫祀,今主其祭说,一曰展孝思,一曰
尊神道。
父母生辰则祭之,思其饮食,思其笑语,如当日庆诞辰然;忌日
之祭,终身之忧也,盖不胜共凄沧然。延及高曾亦祭之,则笃于追远
己。中元荐新,余岁蒸祭,享必丰洁,祀必躬亲,幼子童孙奉香进爵
,于是观礼,俨祖宗顾而乐之者然。阖族祭于宗祠,不特承祭时俨乎
祖宗昭布森列,读彝训而悚然,观彝器而穆然,拜叔伯、揖兄弟有秩
秩棣棣者然。大寒修墓,清明扫墓,非规规于祭奠为礼,率子孙审顾
徘徊,有依恋不忍去者然。此皆展孝思也。
灶神、宅神以奠以谢,土地、庙王有祈有报。秋收毕,谒南岳,
祈佑老亲寿康也,冬休工,谒回龙,冀保阖室平安也。回龙诸天,除
风火,息盗贼,匪特庇一乡一邑也。风波万里,戎马十年,遥祷辄应
,他乡人辐辏于途,跻跄于庙,树彩幡,焕金装者,旖旎而斑斌,盖
神灵也,亦地灵也。邑祀文昌阁,乡学释奠以祀,惟其洁;邑祀关圣
庙,乡人醵金以祀,惟其丰。能救旱者则祀之,能除蝗者则祀之,此
皆尊神道也。若夫饬符镇宅,施茶治病,降乩言休咎,出驾驱怪妖,
亦往往若有所凭依,揆诸淫祀,今可不防其浙乎。
城隍威灵有赫,祭秩有加,通省郡然,非独宁邑。祭期订于五月
二十八日,庆诞辰也。前期二十六日,出其形像,驾游四门,曰“出
案”。树旗支伞,訇豉铿金,梅檀喷香,硫磺迸火,导从之人各执其
物而驰四门,按出本名色装演数十故事,架而迤逦从之,曰“迎会”
。是月也,甘雨时降,南风始熏,四乡预有丰年之庆,洵升平气象也
。庙中自神殿至两廊,灯烛灿烂,金碧辉煌,一切铺张十倍于天符、
火宫祭会。二十八日,介寿饮福,百数十筵,演戏自二十五日至六月
中旬,通计所费,不下三千串。今夏四月。上湘以土匪告警我邑戒严
,撤会停戏,靖人以安神也,过此,湘水永清,玉潭长宴,徇人之情
以为乐,恤物之力以制节,严神之声灵以祗事,逐疫涉乎傩,演故事
勿太烦,饮酒过乎腊,设筵席勿过侈,祭法惟肃,祭义准昭。城隍实
式凭之,准此以行,安在他淫祀之未能净尽也哉!
岁时民俗
正月 “立春”喜晴。谚云:“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多
按时刻燃香烛,奉迎太岁。间有听星士言年命冲犯岁君,或行运冲犯
者,是日杜门不出,谓之‘躲春”。自后逢戊日,家家辍土锄不动土
,谓之“禁戊”,五戊皆然。或谓戊为阳,土其数为五,木主事则土
休囚,故于春首禁五戊以培之,亦通。
“元旦” ,设香烛、酒果,鸣鞭爆,出大门外择吉方奠酒三揖,
本祭路神礼,俗谓之“出天行”,一曰“出小行”,最俗曰“求财”。
觇风云,卜年岁:北风主丰,南主歉,云色明多旸,暗多雨。入拜祖
先及灶神,家家尊卑相次序拜,曰“拜年”。次即往拜妻家,俗云“
初一崽,初二郎”,称婿曰郎。连日拜贺,邻里尝留饮,曰“拜年酒
”。赠小儿或以果饼,或以“钱龙”,以红绳编钱,数圜如龙。。邻
家互邀宴饮,曰“春酒”。
“上元日”,以牲酒祀门神,撤各处所贴纸钱烧之。谚云,“烧了
门神纸,各各寻生理。”乡城各制花灯。“上元”先数日,金声动地
,烛光照天,不避风雨泥泞,曰“庆贺上元”。灯有狮灯,以木为头
面,以布为身,)两人入布中跳踯抓搔,取方相蒙熊皮搏厉鬼之意。龙
灯以纸扎头,内含蜡烛,以布为身,长十数节,每节燃烛,十数人举
之,盘旋翻舞,取龙见为瑞之意。又或多扎鱼灯,取众维鱼矣,实为
丰年之义。儿童秀丽者扎扮男女妆,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
”。或跨竹马,谓之“竹马灯”。各庙寺醵金演剧,观者如堵。相传
梨园顾曲为老郎神,乳名梦儿,遂禁说梦字,争以南柯字代之,至称
孟姓为南姓。平时皆然,而于上元忌讳尤甚。农家于薄暮缚稻草焚于
田塍、园土,间或鸣锣放爆竹,口喊烧虫,谓之“烧元宵”,取秉畀
炎火之义。夜然烛遍置室中幽僻处,谓之“照虚耗”。先乇除夜贮米
一升置家神龛上,至是屑粉团饽饽十二,值闰加一,皆凹其顶,按月
数蒸熟,取次看凹中水有无多寡,占各月雨泽,极验。嗣后,读者入
塾,耕者下田。
二月 “社日”喜雨。谚云“春社无雨莫耕田,秋社无雨莫种园
。”新栽果树,先标以红,曰“趁社”。是日浸种谷,曰“下社种”
。城市儿童多放纸莺。篾扎鸢形,糊纸,系以绳,风吹铮铮有声,谓
之“放风筝”。以地气上腾,风多自下而上故也。谚曰;“杨柳生,放
风筝。”
三月 “上巳日”多暴风。谚云:“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向
江边走。”是日采百草,蓄为药物。“清明”宜晴。是日上墓,除宿
草,加新土,标纸钱于坟上,曰“挂山”。或以猪羊、酒肴祭奠,或
归祭宗祠中宴,曰“清明酒”,亦曰“挂山酒”。田家多以是日下种
。
四月 “立夏”作羹食。谚曰“吃了立夏羹,石头拉成坑。”言
多力也。作池蓄鱼秧。先数日,道州鱼子随涨至省河,以盆挑负,行
歌互答,是口蓄之池,谓之“鱼秧”,又曰“鱼苗”。至寸许,蓄之塘
。是月分秧插田,盈塍接陇,以酒肴布地,盐蛋尤夥,欢呼酣饮,歌
声遍绣陌。或有以锣鼓节曲者,谓之“打山歌”,亦曰“插田歌”。谚
云:“插田不打歌,谷少稗子多。”
八日为“佛生日”,多写“佛生四月八,百般虫蚁尽皆杀”字样贴门
户,为厌胜。是日不宜雨,雨则多旱。谚云:“四月八日多雨泽,洞
庭湖里泥开拆”,“小满日”宜雨。谚云;“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
五月 “端阳”竞渡,曰“划龙船”,以初一日划起。船头置龙
首,以木为之,中载锣鼓,竖红旗,用多人俱执短桡划之。竞划之。
由玉潭侨下抵藓花岩,往返争先夺标,观者如堵。四乡市镇便河处皆
然。乡城门户多悬蒲艾、葛藤,饮雄黄、朱砂酒,劈蒜、拳昌歜食之
,煎百草汤沐浴,或燃灯灸穴道,以祛疾解毒。戚邻以粽,扇、香囊
,盐蛋相馈遗。
十三日多约祭关庙者,园丁沿竹醉之说多栽竹。是日先后雨,曰
“磨刀水”。以二十日为“龙会”,二十五日为“分龙日”。此二日
有雨,谓可免旱灾。是月敛钱延僧道建坛,结彩张灯,鼓吹五七日,
曰“请水”,迎经曰“游船”,以弭灾迓福,曰“打清醮”。亦或以
六月举行。
六月“天贶日”,则曝衣服、晒书籍,谓可免虫患。醉饮曰“醉
骨”。炰鳖齑蕌食之,谓“打暑疾”。
“小暑日”晴,则旬余无雨。谚云“小暑南风十八朝。”多验。
“伏日”有雨,谓之“漏伏”,一旬中必雨,多验。“大暑”前后,
以卯日食新,佐以鱼,忌食鸡。以卯为成日,喜鱼,音同余,忌鸡,
音同饥也。是月早稻如六月黄、六十日粘、百日黄、摩粘等种,皆可
接济荒月,因籼短谷稀,种者甚少。
七月 “立秋日”雨,谓之“犯秋”,以后多雨,碍收割。是月
迟早稻皆可收。谚云:“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又曰“秋前扮
不得,秋后扮不彻。”
“七夕”,俗传牛女相会,故以是日晴雨卜本年婚姻吉期晴雨之
应。是夜天河多晦。《纪历撮要》载,天河出,探米价:四五夜见为
速,米贱;八九夜见为迟,米贵。“中元日”,设酒肴祭先祖于中堂
,或先数日请主,朝夕迸食,至是封纸钱,剪衣履焚之,纳主于椟。
寺观多作“盂兰道场”。
八月 “中秋”夜,设酒馔、菱藕、月饼饮中庭,曰“赏月"。观
月明晦,卜来岁“元宵”晴雨。谚云:“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又云:“中秋无月则鱼多。”艰嗣者入园探南瓜,曰“摸秋”,取
南音同男,及瓜瓞绵绵意。或以彩覆瓜,儿童捧之,张灯鼓吹送入人
家卧寝,以兆生男,曰“送瓜”,又曰“送秋”,取秋实之义。小儿
聚瓦砾垒宝塔二三尺,焚其中,以红透为吉兆。东门外奎光阁上燃灯
,江水星月,掩映碧天,玉潭桥游人夜半不息。“白露”时多阴濛雨
,谓之“嫩天”,以金初出伏为嫩也,宜种菜。谚云:“处暑荞麦白露
菜。”是月人多谒南岳神,曰“进香南岳”。红布抹额,三步一叩头
、五步一叩头,号佛之声载道,曰“朝拜香”。
九月 “重九日”造酒,为“重阳酒”。新鸭必过是日食,不腥
。乳猫必过是日始买。谚云.“过了重阻才是猫。”文人携酒,登高赋
咏。
十月 “立冬日”,以晴雨卜寒暖。谚云:“立冬无雨一冬晴。
”多验。
十一月 “冬至日”,多祭始祖于祠者。祭毕合族以食,曰“冬
至酒”。
十二月 “小除日”宴集,谓之“小年”。崔实《四民月令》以
为“小岁”,今亦称“小除”,俗谓“小年”者,亦以此也。是日汛
扫厨屋炱煤,“祀灶神”。或有以灶神是日升天,于先夜致祭者。小
儿鸣金鼓,曰“打过年锣”。戚友备物致馈,曰“年礼”。二十五日
,俗谓诸天菩萨下界鉴察善恶,无索债者。
“除日”,遍贴宜春帖子,曰“春联”。门上贴门神,门额贴挂
门笺,故笺梢剪作燕尾形,即彩燕之遗也。设盛馔,男女分内外团坐
,曰“团年饭”。夜间盛添炉火,红光烛室。谚云:“三十夜的火,
元宵夜的灯。”言不可不盛也。仍治宴,曰“辞年酒”。多制新袜履
,以红绳编钱如龙,分系小儿衣襟上,曰“压岁钱”。有坐以待旦者,
曰“守岁”。往昔时“除夜”爆竹,虽乡村声必达曙不绝,今已逊昔
数倍,以殷实户较昔为少也。城市多以斗斛盛谷庋戥秤,折冬青枝插
其中,挂以彩笺置中堂,曰“摇钱树”,又曰“插天香”,至来岁“上
元”悉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