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夏拜公祠,位于三樟乡金湖村,红条石作屋基,墙壁土砖砌成,上下两层,每层五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1926年4月,中共金融史上第一家革命银行——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在此诞生。创造者贺尔康,1923年入党。1927年1月,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运动时,贺尔康陪同毛泽东实地考察了石湾、三樟等地。1993年12月修复后对外开放,杨德志将军题写匾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2000年正式拦水发电。长达556米的全河床泄水闸坝,年通过能力1200万吨的船闸,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水电站,长680米、宽8米的坝顶公路桥。这些建筑宏伟、装饰精美的现代建设工程,给湘江中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观。位于船闸东侧的江心岛,是一片宽100余米、长约2000米的开阔地,在靠近船闸一侧沿河已开发为一江心花园。坝区上游,水面开阔,水位平稳,是开展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坝区下游,水位较低较浅,是开发垂钓的好地方。
灵山庙:灵山位于草市街首的洣水河畔,山似铜钟,孤峰独秀。山顶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建有灵山庙;千余年来,几毁几建,香火经久不衰。原庙坐西向东,庙南建有灵山神行宫,行宫右侧为草市古戏台。灵山庙左侧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由本地一谭姓举人创办的中洲书院。在灵山庙北东侧仍保留有一片原始次森林,千年古树枝繁叶茂,灵山泉水叮当,山下渔歌晚唱,远眺群山叠翠,洣水如画。明代诗人张治在《草市灵山庙》一诗中咏道:“登临犹不倦,依杖更山扉;旧壁龙蛇落,空堂蝙蝠飞。云香流别涧,树影动深矶;便欲招山侣,青衣振羽衣。”清代诗人刘诏升在《草市灵山》诗中写道:“市临江浒渡头喧,峭壁高悬古庙存,客舍酒楼连画阁,一湾回抱俨孤村。”每年“春分”时节,在灵山庙旁都会出现一次本地及周边县市老百姓自发的大型民间特产交易节庆活动,传统称为赶“分社”。活动期间,赶“分社”者多达十万之众,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欧阳海烈士纪念碑:欧阳海烈士,湖南桂阳县莲塘区凤凰村人,1940年11月22日出生,195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196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三次立功,两次被评为模范战士。1963年11月18日,所在部队进行野营训练,在衡山火车站南一公里处,路过京广铁路,恰遇北上列车鸣笛驶来,一匹驮着炮架的战马受惊跨上铁路,就在列车即将与惊马相撞的危急关头,欧阳海跳上铁路,奋力将惊马推出路轨,自己却献出了生命。欧阳海生前所在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为纪念欧阳海烈士的英勇事迹,经广州军区批准,中共衡东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67年在欧阳海烈士献身的地方建立了“欧阳海烈士纪念碑”,并修建了陈列室。欧阳海烈士纪念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中央矗立着10米高的欧阳海烈士推马救列车塑像。陈列馆展览面积340多平方米,陈列内容分“苦难的童年”、“阳光下成长”、“熔炉中锻造”、“永生的战士”四个部分,其中实物11件。欧阳海烈士纪念碑198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观音禅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晓霞峰,座落于衡东县新塘镇内。晓霞峰历为“衡山八景”的“晓霞晴岚”,峰上“狮子岩”下曾建有“海月寺”,是明万历中叶(约1596年)慈圣太后敕建,鼎盛时有僧侣200多人,该寺1958年被拆毁。在晓霞峰下南端有座“二童攻书山”,即是唐玄藏法师门人、千卷佛经译者、草书大家怀素窣堵坡(舍利塔)故址,距今有1220多年历史。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在时任衡山知县徐锦的倡导下,在“二童攻书山”怀素佛塔的旧墓上建崇文塔,该塔至1967年被毁前曾三次维修。应海内外不少知名人士要求,经省、市、县宗教主管部门批准,拟在“二童攻书山”中峰兴建怀素佛塔,在“二童攻书山”右下方兴建观音禅寺。经观音禅寺法人代表、住持释恒智大师多方努力,投资500余万元兴建的观音禅寺,已于2007年初竣工,观音禅寺规模宏大,庄严典雅,如今香客云集,香火不断。其它景点也在紧张筹建之中。
状元牌坊:彭浚(1769-1833年),清代嘉庆年间状元,翰林院修撰,珍珠乡黄梓塘村人。史载他为人正直,做官清廉,捐资助学,礼贤下士,深受故乡人民爱戴。彭浚曾亲书“静观流水乐今日,好向春风怀古人”,“世上做不尽底好事,家中慎勿有者闲人”,“浩月当空,倒挂罗盘观地理;荷花出水,仰提朱笔写天文”于堂前,告诫族人。现保留有状元牌坊矗立在家乡。彭浚擅长书法,留存小楷字帖《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可供临摹。
吴集古镇:与县城隔河相望的吴集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具有诸多美丽传说的古镇。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洣河,在以水上交通为主要运输手段的年代,这里大小舟楫,往返如织,为洣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个大的贾市。故而有炎帝路过洣水荩臣杨山长眠于此及吴三桂在此集兵等传说典故。现存吴集约一公里的老街,仿佛给人们留下一页发黄的历史,狭窄而弯曲的古石板道,拥挤而墙面剥落的明清建筑,古老陈旧的门窗、石槛、石墩、石础、石碾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小农经济时代商埠的印记。路旁偶尔留下用于染布的“踩石”,让我们仿佛看到当年这里的纺织、印染作坊的繁荣场面。吴集老街上还有保存完好、建于300多年前的杨山古祠,有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枝繁叶茂的古罗汉松。还有为纪念“天符老爷”生辰于每年旧历5月15、16、17、18连续四天举行的庆典庙会——抬故事等传统活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吴集古镇历代人才辈出。据历史资料记载,清代提督秦伯西、刑判秦国宝;国民党上将、中常委、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等均在吴集古镇出生、长大。